新冠疫情下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管理要点
精彩课程回放
3月6日,《疫期说育苗》网络公开课第二节于晚8:00顺利开讲,主讲老师赵义平是辽宁省老科协农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,中国农技协会设施果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辽宁省农业厅原省农技推广站推广研究员,二级教授,沈阳农大兼职教授,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省部级一二等奖12项,市厅一等奖13项,主持起草蔬菜育苗与栽培方面省标准60余部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2017年出版40余万字的《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》,深受行业欢迎。
赵老师针对当前疫情期间蔬菜工厂化育苗场面临的难题,结合多年的一线指导经验,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,同时也向大家普及了种苗管理中的部分技术要点。以下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。
一、面临的难题
目前蔬菜育苗主要供应给早春大棚、中小棚、春露地和部分温室需求,受当下新冠疫情影响,蔬菜育苗场会面临以下难题:
1.用工紧张。苗场用工与田间定植都缺人,阻碍及时定植;
2.技术缺乏。各级技术指导无法到位,技术需求不断增加;
3.秧苗需求缩减。蔬菜销售推迟,运输不畅均造成秧苗需求后延,导致长龄老化苗大量出现;
4.预防倒春寒威胁。早春期间的低温,对蔬菜育苗和种植都是十分严峻的挑战。面对这种情况,对秧苗质量提出更高要求,建议各个育苗厂要有应对技术措施。
二、应对的技术与管理要点
1.坚持以小苗龄为主的多种苗龄秧苗
小苗龄指苗子的大小,生长发育程度低,番茄、茄子、瓜类不超过三四片叶,辣椒不超六七片叶,苗龄在35~45天(多数冬季40—50天,夏季25—30天),株高不超过25cm。
对于苗大、时间长、株偏高的大龄苗,应考虑移入营养钵中培养,这样可以延长苗龄。特大苗可仅留1-2片打顶后移入营养钵,或定植田间。这样可以顶花蕾下地定植,保证苗子拉长式供应。
2.温度管理要适宜,避免出现大起大落
此季节棚室温度变化快,变幅大。在晴朗天气清晨要注重监测棚室温度,当温度上升时,开小缝放风,避免棚室温度上升过快。中午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℃。适宜温度在13~23℃之间,日温差不宜超过15℃。
采用大棚、联栋温室育苗,要特别关注夜间温度,防止低温危害的发生。要加强保温措施,保证适宜的夜间温度,避免出现温差过大的情况。同时,每天温度的高低要与天气阴晴做好协调,注意“晴高阴低”。
3.有效调控极端温度
在秧苗绿体生长期,育苗棚室中午前后气温超28℃以上,光强超5万Lux时,放风已经不能降温,需要拉盖遮阳网,宜选遮光率50%。当光照强度低于5万Lux,室内温度降到25℃时,再拉开遮阳网。当光强超过6.5万Lux,即使棚室温度适宜,也要拉开遮阳网。
遇到临时降温天气,必要时采取临时加温措施。保证番茄、辣椒、瓜类秧苗棚室温度不得低于7~8℃,草莓、叶菜秧苗不得低于3℃。在没常规加温设施的棚室,可采用燃烧块、秸秆、煤炭、燃油以及电热等方式升温,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火。
4.常放风保证棚室空气清新
特别是阴天放风,在保证温度基本不下降的情况下,清晨放小风20分钟左右。主要目的是排除棚室内的有害气体、杂菌、以及有效降低空气湿度,减少病害的发生。
5.慎用植物激素控制秧苗徒长
目前,工厂化穴盘育苗徒长的情况是普遍发生的。国内许多育苗厂采用植物生长抑制类激素进行处理,但国外早已停用。生产中常见的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效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稳定性,因温度、水肥、秧苗健壮程度差异,难免发生一些药害事故。建议慎用植物生长激素,多用温度、光照、风扰动、水肥等管理措施来进行温和调控。
6.防徒长、控肥害、水肥一体化
1)施肥建议
需要促根发育可追施低磷高硝态氮水溶性肥料,比如莱瑞育苗专用肥二号:17-4-17-4Ca-1Mg 其中硝态氮12.43,铵态氮4.57。
当秧苗有矮化趋势时,提升铵态氮肥比率,可用莱瑞育苗专用肥一号:20-10-20 TE (硝铵比=12:8)。
需快速促苗高度,或面对老化矮化苗时,可用20-20-20 TE(硝铵态氮比=6.2:13.8)。
2)注意事项(警惕肥害发生)
a.追肥还要及时了解未来几天天气情况。未来几天如果连续晴天,则适合浇肥,切不可在阴天施肥,特别是瓜类作物;
b.育苗期间严格限制子叶期追肥,畦面有绿苔也禁止施肥;
c.一天内浇水施肥打药须在早上,避免中午和晚上;
d.每次施肥量30万株育苗温室用2~3kg(百颗苗每次≤1g肥),稀释10~15倍,(看苗坨干湿程度)施肥器为100倍,即喷肥浓度1000~1500倍液(如育苗专业二号肥:N、K:110~170mg/kg,P2O5:27~40mg/kg)。
7. 控制浇水与综合控湿
1)浇水须在晴天早上,当种苗有轻度萎蔫趋势开始浇水,中午到傍晚均不宜浇水,尤其子叶展平期—第1真叶展平(Ⅲ阶段)。
2)苗床局部缺水不宜水车全床浇水,特别是苗床边缘出现缺水,应该局部补水;
随温度高低变化,浇水次数与量适当进行增减,但以控制为主。较小穴盘易出现浇水过多情况。
3)浇水后苗坨上下湿透,下次等根坨上一半变干才可以浇水。春天苗坨1天内未见明显见干,可能是草炭太细影响通气,或出苗时因顶盖戴帽时用高压水枪喷头的压力太大,使基质紧密。
4)棚室空气湿度要综合控制。包括避免棚膜滴水、地面渗水等情况发生,及时进行放风通风,必要时开启环流风机强制产生风动等,以促进水分蒸发和蒸腾。
8.加强病虫害绿色预防
1)做好棚室的防虫网布置,悬挂黄、蓝板,建立消毒日制度,要在发病虫前打药。
2)可用47%春雷・王铜800倍液、50%噻唑锌800倍液、46%可杀得叁仟1500倍液、3%中生菌素1500倍液、4%春雷霉素800倍液进行常规病害预防。用25%嘧菌酯750倍液有控旺作用,1500倍液正常防病。
3)防虫用噻虫嗪,或阿维菌素,或乙基多杀菌素等。
4)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肥、氨基酸肥和腐殖酸微营养。
5)用药注意事项:
a.要在晴天上午打药,慎用增效剂,防止药害发生;
b.用药浓度为说明书的2/3;
c.瓜类育苗中,应禁止使用嘧霉胺防治灰霉病,可用2.5%咯菌腈(适乐时)3000倍液等,或29%吡奈�嘧菌酯悬浮剂1000~1500倍液等进行防治;
d.禁止使用硫酸链霉素。
9.积极提供农户生产技物服务
受今年疫情的影响,苗厂与农户田间会出现种苗、技术和服务脱节的情况,苗厂应主动承担起更多责任,极与农户联系,建立微信群和农户档案,指导好农户田间的秧苗的适应性锻炼、病虫害绿色预防、安全健康栽苗、减少水肥药土综合症的发生。
10.强化企业管理,保障技术落地
为了更好与广大菜农共战疫情,保丰收增效益。企业应加强调研工作,及时发现问题,总结经验,同时细化每个具体环节,制定出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,促进规范化管理。管理上加强执行力度,保障技术措施能有效落实到位。不断创新技术措施,进一步提高生产力。
上一篇:近期蔬菜育苗精细管理技术